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267號瑞華大廈北塔12樓
服務電話:020-38209352 招商熱線: 020-89131419 / 139 2867 5865
2月18日雨水,春季第二個節氣,此時氣溫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名為雨水。初春乍暖還寒,易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,那么該注意什么呢?
冬去春來,寒氣始退,陽氣升發,春捂是硬道,此時肌體調節功能遠跟不上天氣變化,稍不注意,傷風感冒就會乘虛而入,掌握好“春捂”的尺度非常重要,不要急于脫去冬衣,還要保證五暖:
五暖
室暖:室內溫度保持在18℃以上;
身暖:天晴時到室外接受陽光沐??;
腳暖:秋褲不可脫,睡前熱水泡腳;
頭暖:頭部易散熱,外出戴帽子、圍巾;
背暖:背與胸是心肺所藏,不可受寒;
HELLO 雨水
晝夜溫差大,寒中有濕,人體皮膚腠理變得疏松,對風寒之邪抵抗力減弱,濕寒之氣侵入體內,易引起感冒、哮喘等,適當“春捂”,預防“倒春寒”,尤其是關節部位。
俗話說:“寒從腳下起”,腳下神經末梢豐富、敏感,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暖和起來。
雨水后天氣轉暖,風多物燥,晝夜溫差大,人體內蛋白質加速分解,使抗病能力降低,要攝入足夠的熱量保持體溫,靈芝孢子油應對寒冷。
雨水正值春節期間,走親訪友難免大吃大喝,根據“春夏養陽”原則,多吃糯米、南瓜、茼蒿、板栗、紅棗、山藥等,少吃狗肉、羊肉、紅參、茴香、花椒等,以免耗氣傷陰。
順應春天陽氣生發、萬物始生特點,逐漸從“秋冬養陰”過渡到“春夏養陽”,應調整睡眠時間,重視午覺,保證睡眠質量。
雨水,地濕之氣漸升,早晨有露、霜出現,洗頭后不吹干出門會導致濕寒之邪入侵,引起頭疼。
五行中,水與腎對應,腎主骨,冷水洗手會使濕寒侵入關節并滯留,導致手指酸痛、變形。
春風送暖,致病細菌、病毒易隨風傳播,應該保護好自己,鍛煉不宜過早,氣溫回暖后到戶外鍛煉,可增強抵抗力,預防疾病發生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極拳等,以微汗為宜。
腳上有很多穴位,使勁跺腳并放空大腦,額頭發汗即可,使氣血完全往腳底下走,消散郁悶之氣,讓身體越來越好。
春季肝氣升發,變化無常的天氣,會引起情緒波動,形成心神不安、煩躁易怒、失眠多夢,過度疲勞、熬夜者,要適度休息,及時排解不良情緒,保持心靜平和、舒暢。
版權聲明:圖文系網絡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侵權請告知即刪除。
更多養生知識
等你查閱
-長按二維碼關注-